我和我的祖国:亲历高光时刻(二)
发布时间:2024-10-14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天报

  75 年沧海桑田,75 年时代变迁,与新中国共同走过的那些岁月,已定格成一幅幅难忘的画面。本期,继续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感受航天人的勇毅与豪迈!

  见证阅兵式从“数字”走进“现实” 文/唐力勇

  回想起2019年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保障任务的经历,我的激动与自豪之情仍难以抑制。

  那一年,我有幸参与阅兵实施模拟仿真系统研制与保障任务,通过建模仿真、虚拟现实、智能评估等技术在数字空间预演并形成阅兵方案,实现数字化阅兵,辅助阅兵实施方案的科学制定。

  经过6个月的集智攻关,我所在的数字孪生团队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快速完成总体方案设计,搭建了灵活扩展的仿真集成框架,完成了数万项相关数据的采集,构建了方(梯)队、各型飞机、装备的高精度动态数字仿真模型。

  小到一颗纽扣、大到一架飞机,通过我们的努力,阅兵式全流程、全要素都实现了全三维数字化空间仿真模拟,直接支持了阅兵方案的设计优化与决策,为阅兵式的圆满成功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019101日,阅兵方队一一通过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神风貌,展示了人民军队守护祖国和平安宁的强大实力。我和团队成员早早守候在电视机前,虽然我们对所有的流程和画面已经烂熟于心,但当看到阅兵式从“数字”走进“现实”时,还是不禁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既为以科技创新服务阅兵保障感到无比骄傲,也为新中国70年来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5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我所在的团队在数字孪生前沿领域持续探索攻关。看到我国在短短5年时间里取得如此大的新成就,我们感到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将环评业务拓展到南极 /成国栋

  201811月,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出征,我跟随队友们一起开启了科考征程。此次考察以完成国家重大基建工程为目的,通过陆地、海洋、大气、冰架、生物等多学科联合观测,掌握南极变化对全球和中国的影响,增强中国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我的任务是针对建设项目工程、自然环境、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等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冰雪层进行采样监测,展开一系列环境影响评估,最终形成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离家那天,我与家人匆匆告别,虽然不舍,但还是对此次南极之行充满了期待。这是我第一次离家如此之远。

  我们乘坐飞机辗转到达澳大利亚霍巴特。本来困倦的我,在港口看到“雪龙”号红白相间的宏伟船体时,心里突然激动起来。

  出发后,我们朝着南极大陆驶去。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船头劈开海水,青白色的海浪从船身左右两侧翻滚开来,在船后拖出长长的白色印迹和氤氲水汽。远离港口后,我们的周围除了海还是海。大海有个神奇的地方,它能让你一直远远望着海面发呆。

  在船上,队员们组织了每周一次的“南极大学”。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科学家们纷纷作了精彩的报告,我收获颇多,对南极的认识也立体了起来。

  在海上行驶了十几天后,“雪龙”号在离中山站40多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因为冰雪太厚,我们搭乘直升机到了中山站。当脚踏上南极大陆的那一刻,我的心中一阵激动。我的手机上终于出现了信号,连上了站里的无线网络,我终于和家人及同事恢复了联系,心里顿时充满了阳光。

  到达中山站后,我们就开始工作了,先是卸货,再是实地勘察。在中山站工作期间,我有很多室外作业项目,必须抹好防晒霜,戴好墨镜,以对抗强烈的紫外线和防止雪盲。这边的空气又冷又干燥,如果不涂唇膏,在室外呆久了,嘴角就会开裂。

  中山站的生活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不过在饮食上,蔬菜是比较稀缺的物资,好在考察队这次带了一批蔬菜水果。

  我们在这里见到了上一批越冬队员,他们已经在中山站待了一年,经历了没有阳光的极夜和漫长的冬季,他们见到我们很是高兴。

  我们在南极期间正处于极昼,晚上睡觉要拉上窗帘不让阳光透进来才能睡着。不过,我们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赶进度,有时需要顶着“午夜”的阳光彻夜工作。

  十几天过去,我的环评之旅也结束了。离开的那天,码头上簇拥着新到的队员和即将回国的队员。我们相互热情招呼着、鼓励着、欢迎着、告别着。大巴车启动后,考察队的孙领队和韩书记带着其他队员向我们挥手送别。我们看着“雪龙”号,它的身影是那么坚定,它默默等待着,准备护送新一批队员们奔赴南极。

  阅兵村的那些事 /俞弦

  又是一年国庆节,我不禁回想起201910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当威武雄壮的装备方队徐徐驶过天安门广场,我身为阅兵保障迷彩喷涂团队中的一员,在电视机前流下了激动与自豪的泪水。这也是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之后,迷彩喷涂团队再次列装展现,以威武磅礴之势接受检阅。

  我所在的特种作业事业部阅兵保障迷彩喷涂团队是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队伍,先后在2009年、2015年、2017年与2019年完成了4次阅兵式保障任务,多次荣获阅兵保障工作先进集体与个人等荣誉称号。这支队伍经验丰富、荣誉等身,却默默无闻。

  还记得5年前,在本应陪伴爱人和子女的时刻,班组成员们在阅兵村里经受烈日与暴雨的洗礼,大家任由汗水浸透崭新的迷彩服,任由漆雾挂满眉毛和头发,只为给眼前的受阅装备披上亮丽的迷彩,只为给全国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阅兵式前两个月,我们班组就作为后勤保障团队进驻阅兵村,在那期间我们七进七出阅兵村,与部队不分昼夜持续进行的高强度训练无缝衔接。

  8月的北京正值盛夏,天气变幻莫测,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倾盆。再加上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任务,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高负荷工作,一日三餐无规律,晚上也没有确定的休息时间,经常是几天几夜连轴转。几次任务下来,我们每人平均瘦了十几斤。但我们从未抱怨,而是把喷漆作业区当作战场,克服重重困难,巧手绘迷彩,筑盾为国防。

  与此同时,阅兵村外还有很多幕后支持者们在默默奉献,为前线的喷涂团队提供工作上的支持和生活中的服务。

  报纸是涂装任务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在听闻车辆喷涂保护需要大量的报纸时,厂里的各个部门积极联系收集报纸,确保后勤保障工作有力,万无一失。有一天下班后,工作繁忙的团委书记利用空余时间到厂里各个部门收集报纸,然后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阅兵村,将报纸送到我们手中。

  当世界惊叹于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成就时,我深知,为确保阅兵装备喷涂“高质量、高效率、零失误”,我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当看着自己亲手喷涂的装备威武庄严地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时,我内心激动不已。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了!直到现在,那些属于阅兵村里的人和事,我还是久久不能忘怀……

  也许我们一辈子也没有机会亲临阅兵现场,见证自己喷涂的装备有多么威风;也许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为了这短时间的亮相,我们付出了怎样的辛劳。但又怎么样呢?此生能亲身参与这一盛事足矣。

  香港回归前的那次展览会 /王平

  为筹办1991112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展览会,我被临时调到航天展览办公室,负责设计、制作及布展工作。

  记得报到时,领导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此次展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安排我做展示方案设计。

  那时候往香港运输物资,我们要从北京用火车专列运到深圳,再从公路运到蛇口,最后海运到香港。还有零星展品由北京空运到香港,集装箱装载的展品则从北京通过公路运到天津新港,再通过海运抵达香港。

  抵港后,在设计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我们1124日至28日上午,完成了面积达3541平方米、9个区域航天展品特效布置,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具有使命感的艰巨任务。

  这次中国航天科技展览会由新华社香港分社倡议,中国宇航学会、香港友好协进会等内地与香港的13个单位主办,力图通过展览,使香港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增进对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增进香港同胞和海外人士对中国内地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的了解。

  19911128日,中国航天科技展览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拉开了帷幕,由筹委会主任刘纪原致辞,张浚生、聂力、霍英东、李嘉诚、何鸿燊、刘纪原、陈耀华等人剪彩。

  在古代中国航天探索区域,我们展示了宋朝时用火药推动的火箭模型,包括虎头盾牌、一窝蜂、火龙出水、神火飞鸦、飞空砂筒、震天雷等。

  在运载火箭区域,我们展出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等运载火箭的模型。

  在人造卫星区域,我们展出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等人造卫星的模型。

  这些展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探索宇宙、发展科技的历史,更让香港民众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

  据新华社报道,这次展览会得到香港各界人士的高度肯定,受到观众的热情称赞,参观人数在15天里竟然达到55.6万人次,约占当时香港总人口的1/10,比展前预估的20万人次高出一倍之多。这次展览会也是当时香港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展览会,盛况空前。

  我为自己能参与这次展览会的筹备工作而感到自豪。

  在文昌,见证“嫦娥”奔月 文/潘娜

  2020年,我有幸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校友会的特约记者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报道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亲眼见证了“嫦娥奔月”这一神话在现实中上演。

  20201123日晚上,我们有幸被安排在发射场周边的酒店入住。那个寂静的夜晚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大家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次日凌晨1时,我和众多航天工程师一起乘坐大巴车赶往发射场,激动之余又对那个神秘的地方充满了好奇。到了发射场之后,我瞬间被灯火通明、人声沸腾的现场所震撼,托举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矗立在几公里之外。操场上摆满了椅子,发射场内的技术人员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各种设备在紧张地运转。所有人都在做准备。发射场外也聚集了大量观众,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只为亲眼见证嫦娥五号发射这一历史性时刻。

  1124日凌晨430分许,随着倒计时声响起,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很多人都站了起来,屏住呼吸,目光聚焦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上。当“54321,点火!”的口令发出,长征五号火箭底部喷射出巨大的火焰,震撼人心的轰鸣声瞬间充斥耳膜,整个地面仿佛都在颤抖。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心也被火箭的烈焰点燃了。只见一个巨大的火球像太阳一般冉冉升起,点亮了整个夜空。现场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火箭缓缓升空,逐渐加速,直至冲破云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只留下一道长长的尾迹在天空中慢慢消散。

  在现场,我看到了无数激动不已的观众。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还有许多普通民众……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嫦娥六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嫦娥”不再只是古代传说中的女神,而是代表中国航天实力的探月使者,是航天科技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